「我要當媽媽了…」興奮之情溢於言表。
孕媽咪經過十個月的孕育,即將要和寶寶見面了!
第一次當媽咪的興奮與緊張始終無法忘懷,
在迎接寶寶的同時,媽咪待產包和新生兒用品清單需要準備些甚麼呢?
別慌張,喜福小鷹報給你知,不慌張攻略提供下載,
以下為「媽咪待產包清單」和「新生兒必備物品清單」
喜福「媽咪待產包清單」
(詳細版媽咪待產包清單如上,以下為重點待產包說明項目)
●證件資料
一定要將媽媽手冊、父母雙方身分證還有健保卡放進媽咪待產包中。
建議先用文件資料袋裝好,才不會在急忙時遺漏唷!
●換洗衣物
準備孕媽咪的換洗衣物把握兩個重點,一是寬鬆,二是舒適。
如果生產醫院(診所)沒有準備病人服,
容易穿脫的前開襟式衣服絕對是媽咪待產包必備物品!
(建議可以先向醫院或診所詢問是否有準備孕婦生產服裝)
另外,前扣式哺乳用胸衣,可以讓哺乳更方便。
寬鬆舒適的兩件式睡衣,方便新生兒哺乳和婦產科醫生檢查。
接著再準備拖鞋、禦寒衣物以及一套出院穿的衣服就可以了!
對了,毛帽也是一個可以準備起來的物品,
有些孕媽咪生產過後,身體會較虛寒,戴上毛帽保護頭部不著涼。
●貼身清潔用品
孕媽咪生產完後,有一段時間體內會排出「惡露」,
「惡露」顏色通常由紅轉黃變白,
若「惡露」沾上衣物或床鋪會較難清理,
可準備免洗內褲在媽咪待產包中。
有些媽媽會使用夜用衛生棉或是產褥墊也可以。
★★★重要打3顆星星
小鷹蒐集媽媽們的經驗是說,盡量不要選中間凸起護墊,
減少與生產傷口摩擦,造成疼痛。
因生產完後,媽咪身體較虛弱,
準備以抗菌為訴求的盥洗用品(可使用自己習慣的品牌或款式)。
記得將「會陰沖洗器」一起放進媽咪待產包中,
因生產時造成陰部傷口,使用「會陰沖洗器」可降低不適。
(會陰沖洗器可裝乾淨的溫開水,並加上一兩滴碘酒消毒。)
有些媽咪會準備坐浴盆,對於剛生產完的產婦也很方便唷!
用溫水泡澡,對於會陰傷口有舒緩效果。
另外,有些媽咪有忌諱月子期間洗頭,
也可攜帶乾洗頭之類的髮品做頭部清潔!
●其他
有些媽媽會在媽咪待產包中放束腹帶或是托腹帶,
但是切記不要整天都帶著,也避免勒得太緊造成不舒服。
妊娠霜或按摩油可依照媽咪個人需求來準備唷!
喜福「新生兒必備物品清單」
(詳細版新生兒必備清單如上,以下為重點新生兒用品清單項目)
小手套、保暖襪和肚圍也是新生兒清單的常見物品!
用小手套將寶寶的手包覆,防止新生兒的臉龐被自己抓傷。
因醫院溫度較低,可適時地為新生兒添加保暖襪。
肚圍可以讓新生兒肚子防止著涼,將手腳包覆後還具有穩定作用。
小鷹特別推薦喜福6重紗肚圍,為保護寶寶嬌嫩的肌膚,
特選柔細魔鬼氈,一點都不刮手呢!
★☆★護理師安撫寶寶小妙招
將新生兒用輕的包巾包起來,
最後再用肚圍連同雙手包起來,
可穩定新生兒的情緒,達到安全感的效果。
●新生兒調乳用品
奶瓶也是新生兒用品清單的必備項目!
建議新手媽咪可以準備「4大2小」的奶瓶,
給寶寶喝奶使用大奶瓶和喝水使用小奶瓶。
但記得做好奶瓶清潔,
將奶瓶清潔劑、奶瓶消毒鍋或是奶瓶保管箱也列入新生兒用品名單中吧。
寶寶吸吮奶嘴可以提供安全感,藉由動作釋放壓力,
選擇安全的奶嘴和奶嘴鍊也很重要!

蘋安奶嘴收好袋組是由一個奶嘴收納套和一個香草奶嘴夾組成。
維持奶嘴乾淨整潔。寶寶在地上爬、在戶外跑,奶嘴很容易接觸到細菌,
防塵收納袋把奶嘴保護的好好,不接觸到髒細菌。
日本專利夾扣好好夾,可以固定住奶嘴不亂跑。
同場推薦
新生兒必備香草奶嘴夾鍊(奶嘴夾)
- 香草奶嘴適用奶嘴夾,使用親膚性佳的日本印花布,
- 使用日本專利夾扣,只要搬動後方轉軸,就可以輕鬆開啟
●新生兒沐浴衛生用品
準備一條浴巾,作為沐浴完後的擦拭巾,
選擇吸水性好的浴巾,可以預防新生兒身體濕濕受寒。
新生兒浴巾推薦喜福有機棉大浴巾。
通過國際GOTS認證的天然有機棉,
超級吸水有速乾,不易孳生細菌,
也不容易產生棉絮。
有機棉彩虹寶貝熊耳朵斗篷浴巾也非常適合新生兒。
一擦就乾的觸感,讓天然有機棉浴巾溫柔地為你擦乾身上和頭髮的水珠,
近距離感受到有機棉厚實的呵護。國際有機棉GOTS認證,
布料相較於一般浴巾,吸水度更好也更快乾,不容易產生難聞異味。
.jpg)
而新生兒寶寶的皮膚非常嬌嫩,
選擇天然不含化學物質的清潔用品分常重要,
常備一罐凡士林或是痱子粉在寶寶穿尿布時使用,
可以預防新生兒肌膚與尿布摩擦,減少不舒服的感覺,
也是常見的新生兒必備用品項目。
棉花棒可以用來清潔寶寶的耳朵和鼻子,
但是記得動作要輕柔,避免寶寶不舒服。
沐浴盆可以搭配浴網或浴床,
並準備溫度計量測水溫,
非常適合新手媽咪使用。
●寢具用品
嬰兒床、床墊、寢具組合都是新生兒必備用品清單。
加上一件喜福6重紗呼呼大睡被就完美啦~
6重紗呼呼大睡被獨特的織法與材質,
夏天涼爽、冬天保暖,一年四季都可以使用。
還可以將呼大睡被製作成寶寶圍巢或是包巾,
讓新生兒更有滿滿的安全感。
★★★延伸閱讀 寶寶的安撫技巧
